2006-2008年間, 這台綠色1998 GOA先後完成定速系統安裝, 外觀和內裝配備則完全比照2001年式, 並加裝專屬的TRD空力套件等等.

2010年目標則是朝Corolla S版邁進; 還有, 新引擎植入: 1ZZ-FE VVT-i + 1.9L擴缸. 說明如下.

內裝

首先映入眼簾的即是純正原廠Corolla S黑色儀表總成; 加上AE111座椅和部份黑色飾板, S化程度已達70%. 連腳踏墊都是Corolls S專用.

圖1.拆掉原廠灰色儀表總成

圖2.經過3個小時, 新Corolla S黑色儀表總成終於裝上車

圖3.煥然一新的特殊黑色內裝

圖4.TRD方向盤? 車主蠻風騷的.

圖5. AE111皮椅

圖6.紅色車門禮儀燈

外觀

IS200電折後視鏡終於入手. 這對於車主每天必須得進出狹窄的車庫有很大的幫助, 減少視野死角在安全上更是好用的配備.

圖7.IS200後視鏡

圖8.流用日規車款的可折合後視鏡開關

煞車

改善GOA軟弱無力的煞車, 換成01年式ABS作動器, 加上Camry 3.0總磅及Air Tank是必要的, 也是加強制動力最有效的方法. 除了ABS作動器線路要調整外, 更換Camry 3.0總磅前一定要調整煞車間隙及換新的墊片, 否則會造成煞車鎖死, 或沒煞車. GOA另外要加裝單向閥, 以避免高速急踩沒煞車狀況.

圖9. Camry 3.0總磅墊片

圖10.調整總磅間隙

圖11. 01年式ABS作動器

動力

昇級成1ZZ-FE VVT-i 引擎一直是該車主最終目標; 而動力改裝首重實用, 平順, 省油及耐用, 車主設定的目標也很明確.

在購入這顆行駛40幾萬公里的00年美規GOA引擎本體及周邊後, 大修在所難免. 除購買大修包外, 趁此機會進行擴缸工程.

圖12.加大型活塞

圖13.清洗乾淨的引擎內部

圖14. 擴缸後的汽缸璧

圖15.

圖16.美國進口擴缸套件

以下是本擴缸工程的基本規格:

Piston: 0.50mm
Rod Bearing: 0.50mm
汽缸壁削薄: 50條
進排氣拋光: 無
排氣量: 約1931 c.c. (原1794c.c.)
壓縮比: 約11:1 (原10.1)
扭力: 增加約10%, 達19Kg (原17.3Kg)
馬力: 不詳 (原127hp)

註: 感謝族友-浮游提供部份數據

此外, 車主自美國購得GOA專用白鐵4-1頭段, 聲音低沉混厚相當好聽.

圖17.美國進口頭段

另外車主還自製進氣管, 將空氣由水箱護罩引入共鳴箱, 聽說很有效. 相當具有創意.

圖18. 自製進氣口

 

硬體方面委由簡老闆施工, 相關過程請參考簡老闆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boss-corolla/article?mid=241&prev=-1&next=232

http://tw.myblog.yahoo.com/boss-corolla/article?mid=232&prev=241&next=221

圖19. 清洗前的引擎室, 很恐怖

圖20.清洗後的引擎室, 煥然一新.

圖21.乾乾淨淨的油壺管路

圖22. 老闆親自下場打蠟. 我也好想要有如此待遇....

圖23. 吊新引擎囉

圖24. 新引擎入手, 感覺真得很棒

圖25. 終於擁有1ZZ-FE VVT-i 引擎


我則負責軟體部份. 98跟01GOA差異性其實很大, 尤其是ABS, SRS, O/D檔等部份. 配合此次升級至VVT-i ECU系統, 線路必須做調整, 否則Check燈會亮.

整體來說, 施工相當順利, 約一天半車子便可發動上路. 這都歸功於事前準備周詳.

很多人關心擴缸的效果如何. 根據車主表示, 新車才剛跑完1000公里, 從起步到180KM相當順暢, 跟3S-FE的Premio 2.0表現相當. 不過1ZZ-FE在重量上較佔便宜, 等過完磨合期, 加速性表現會更輕快.

在電腦調校方面, VVT-i控制器已備妥, 就等車主適應新引擎之後再作調整, 以當作前後差異之對照. 供油部份則還在尋找合適的外掛電腦.

圖26. VVT-i控制器. 抱歉放顛倒了.

至於C/P值肯定不高. 如果您是大馬力極速的追求者, 直接換3S-GE或增壓比較快.

我想對於車主而言, 馬力有多大並不重要, 而是能夠親身體驗改裝的種種過程, 很好玩. 一部老舊的車在自己手上重獲新生, 成就感是很難言喻的.

圖27. 完整度百分百.

這也是車主所希望得到的的結果.

下面引述一段族友的分析報告, 我覺得很有趣, 也很切合, 特以說明甚麼叫做符合需求的改裝.

--------前述--------
這一個數據已經和 Premio 的 3S-FE 相當 (18.2 公斤)
Premio 的車重與 GOA LLA 也很接近 (1235 kg vs 1195 kg)

所以擴缸後的 1ZZ @ GOA  開起來的感覺會與 Premio 相似.

就算是 3S-GE, 扭力也不過在 20 kg 左右. 我們都知道馬力是扭力乘以轉速 "累積" 來的. 三顆引擎在 6000 轉時的馬力不會又太大的差別. 換句話說, 在引擎達 6000 轉之前, 加速性是差不了多少. (指3S-GE自排)

3S-GE 贏就贏在它多了 2000 轉可以用 (累積馬力). 如果三顆引擎都搭配同一顆變速箱(或相同齒比的變速箱) 於同一部車上.

以 GOA 的齒比為例

時速 0 ~ 60 這一個區段重踩油門, 三顆引擎因為扭力接近, 幾乎同時達到 6000 轉, 這時候還看不出 3S-GE的優勢; 1ZZ擴缸改 和 3G-FE 在 6000 轉由一檔換二檔時, 時速約 60 km/h; 而 3S-GE 可以持續到 8000 轉才換檔, 時速約 80 km/h.

時速 60 ~ 80 這一個區段, 1ZZ改 和 3S-FE 已經用到較弱的二檔而且轉速降低, 而 3S-GE 還在用有力的一檔, 而且轉速還在上升, 馬力仍在累積中. 搭載 3S-GE 的車子會在這時候 "才" 會跑到前面, 而且後面幾檔都不會讓剩下兩部車追上. 換句話說, 3G-GE 要到 6000 轉以後, 才會讓 1ZZ改 和 3S-FE 吃灰.

我不想改 3S-GE 的原因:
1. 以日常行駛來說, 或是以我的駕駛習慣來說, 6000 轉以後, 對我來說並不實用.
2. 我喜歡輕踩油門就有加速的感覺, 以原廠 1ZZ 加上原廠齒比, 就已經有這種特性,
若換成 1ZZ改, 扭力更大, 情況只會更好.而高轉速引擎通常會搭配的變速箱, 強調高轉速的特性, 所以低速表現不會很突出. 這也能夠解釋為何我當時試駕某朋友的 3S-GE, 輕踩油門時沒有我預期的輕快感.
3. 3S-GE 較重, 1ZZ 是鋁合金的, 差別很明顯
4. 3S-GE 後續維修較麻煩

我不想改增壓的原因:
1ZZ 改增壓, CP 值是很高, 但
1. 要加裝很多 cooler, 會增加車重
2. 幾個前輩的經驗說明, 後續的問題及維護較麻煩 (頭段易裂, 夏天主動噴水等等)
3. 渦輪輸出不線性
4. TRD 機械增壓很貴且不易入手

看來不管怎麼比, 1ZZ擴缸只比原廠1ZZ表現好, 3S-GE和增壓都比不上, 為什麼我還是想要玩1ZZ擴缸?
1. 完整度高, 維修容易. 以後還能擴缸到 1950cc
2. 比原廠大的一些的扭力已夠我使用
3. 油耗得以維持 (引擎效率高)
4. 車子更好開

雖然 1ZZ擴缸 比不上 3S-GE, 但還是有幾個方法可以縮短與其差距, 這也是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1. 輕量化. 1ZZ 的優勢就是輕, 如果車身能再輕一點
2. 提高轉速. 1ZZ 有實力到 6500 rpm, 但要找到適當的電腦控制引擎和換檔時機
3. 改良排氣. AE111 的可變回壓排氣管是很不錯的選擇, 觸媒的部分可以更換成金屬的
4. 256度凸輪軸. 強化進氣又實用
5. 鈦合金連桿. 引擎拉轉鐵定會更快, 但很貴
6. 良好的電腦調校 (VVT-i 控制器, HKS等)

------- 結束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瑟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