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另一個成功的改裝經驗. 主角是一台Corona Exisor.

先從外觀說起. 潔白無瑕的車身, 絲毫看不出任何歲月的痕跡. 車主並不喜好誇張的空力套件, 對於品質要求極高, 僅以日規後保和後燈飾板點綴, 整體呈現出一股日式純正而細緻的風貌. 我很欣賞這種低調而協調的風格, 內地裡又蘊藏著不凡的氣質.

值得一提的是後燈飾板是日規北海道樣式, 具有後霧燈功能; 還有改自IS200的後鴉尾翼, 曲線和角度處理地相當漂亮, 與車身線條搭配天衣無縫.


若再輔以日規原廠側群和後檔雨刷會更加完美

而那隻比香煙盒還高一截的HKS尾段, 和前保下方超大的cooler, 可想而知引擎蓋下面一定有怪獸.

果然, 裡面比外面更精彩. 打開引擎蓋, 映入眼簾的是一顆以3S-GTE為主軸, 加上一大堆我說不出名稱的周邊改裝品. 不管是甚麼, 只能說全都是好貨.

如果只是砸錢買一堆高檔改裝品, 就不值得寫這篇Best Practice了. 這台車經證實具有超越很多高級跑車的實力, 不過, 對我而言, 欣賞Tuner的改裝手法和車主的用心程度, 遠比馬力有多大來得更有興趣.

舉例來說, 為避免入檔引擎後傾打到防火牆, 車主加裝了緩衝器, 將之固定在上拉桿上. 做法並不困難, 但很特別的是車主利用CNS做出一隻引擎拉桿, 仔細比對, 將拉桿上座做成一體成型式緩衝器固定座. 很多改裝品如日規頭燈等亦是比照辦理, 都有專用的固定腳架. 由於車主工廠有CNS車床, 他也製造很多專用的拉桿, 像後上拉等等.
如果我也有此能力和資源就好了, 相信我也可以製造出屬於自己的complete car.

x

引擎室整齊排列, 猶如日本大廠的改裝套件, 完整度滿分. 我想這不只是Tuner單方面的功勞, 而是經與車主不斷溝通, 加上車主不惜成本只想做到最好的決心所創造出來的成果. 雖然我不嗜重改, 能夠親眼看到如此完整的改裝手法還是感到很震撼. 真所謂車老人不老.

車內乾淨的程度很難想像這是一台十幾年的老車, 可見車主是屬龜的. 除了一堆錶和控制器外, 還有相當醒目的日規紅錶. 而最特別的莫過於手握式的離合器, 這是因應車主的需要而改的, 大概沒有幾個人會開這台車.

內裝佈置也也看出很多車主的巧思. 例如, 將好幾台控制器全部集中在空調器下方, 有條不紊的排列, 真得是很高桿的做法. 若真要挑毛病, 恐怕也只有那一大排的錶頭看得有點頭昏眼花. 如果能將所有資訊整合到車用螢幕顯示會更棒.

底盤改裝也是不遑多讓. 偌大的BBS鎂鋁圈和正Brambo卡鉗, 氣勢不凡. 可惜拍不到底盤, 一定有很多好料.

常常參觀別人的做品有很多好處, 可以激發不同的想法和無限的可能性. 以此為典範, 平凡的Corolla還是很有可為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瑟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